利久贝分享:如何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见识、丰富自身阅历?
一提起“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见识”这个话题,大家的标配回答通常都是旅游、看书、多和人聊天......之前的我,一直对这样的观念很推崇并深信不疑。可渐渐经历的事情多了,我才发现,长见识并不是出去走走那么简单。见识见识,你不仅要“看见”,还得“识”它。这是一项技能,需要更新认知,加以思考。否则,旅游不过是拍照和买买买,看书是消遣,和人聊天只能聊八卦。见识没长,虚荣心下的炫耀倒是多了不少,体验再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1、旅游。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去才知道什么是伟大和渺小。所以每年没事儿就出去溜达溜达,国内也好,国外也好,在异处重新认识自己,趁着年轻用心感受用脚丈量不同的世界,让自己的视野以及心胸开阔起来。才能够对书中所讲的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看过壮丽的山川河流,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我们的视野才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家乡。多走走,去北京,上海,深圳,去纽约,洛杉矶,东京,去发展最好的地方看看。也要去云南,甘肃,新疆,贵州的偏远农村。既要看发展最好的地方,也要看发展不那么好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
其中独自旅行是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因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你不得不去思考如何生存,如何与陌生的环境打交道,如何应对不同的人和事情,如何做选择。
- 多读一些有价值的书。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高尔基。
历史书:从历史中看看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发生社会、经济动荡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从历史中力求了解人性,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自己的事业选择,生活也有帮助。至少心中会更加宽阔,不会一天到晚纠结于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传记类:通常是讲述别人如何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成长为一个在某一行业内的翘楚。出发点是什么?终点是什么?之间的过程,主人公是如何去克服困难的?这些就是能够开阔我们眼界和见识的部分。阅读这些书籍的重点在于,通过看别人的故事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请记住,重点是思考自己的人生。如果没有后面这一部分,那阅读就只是阅读,你从书中获得的知识会很有限。
经典著作:能够帮助你了解那些经久不衰的论断。
新锐作品:能够帮助你了解更多前沿的动态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
3.多社交, 广交朋友,学习他们的优点。
广泛结交不同行业的朋友,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是我们拓宽眼界的一种方法。不同行业的人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学习这些朋友的优点,有利于我们补上自己性格中的短板。人与人的交流、传授能丰富人的人生阅历,越停留在自己的小圈里,就越孤陋寡闻,久而久之,就没有自信和优秀的人交往。被一个工作死死的卡某个岗位上是很难有更大见识的,特别是工作以外的世界,时间长了其实跟社会都能脱节。
- 经常与人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多交一些优秀的朋友。
多接触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商人、官员、学者、老百姓,都需要接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每个人的个体经验终究是有限的,我们如果想要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就要尽量去了解不同人的生活,聊天就是我们了解他人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试着与日常生活中遇见的人攀谈几句,聆听一下他们的抱怨,或许我们会对“人生”这两个字产生新的理解。
多交一些优秀的朋友而不是没有价值的朋友,宽展自己的圈子,学会独处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社交频率,有自己优秀的圈子,多了解世界但不随波逐流。
- 向造诣较高的老师请教。
这里所说的“老师”,不仅指各个高校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也指各个领域内取得突出成就的大师。这就包括了任何行业的任何职业经历,越往顶端的人,格局越大,眼界越高,可以说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够的上。一般来说,大老板,大领导,学者,名人,各种一把手的人生经历就像新闻联播里一样天天有故事,飞来飞去,这都是你自费旅行去哪里玩几天根本不可能拥有的,越是内部的东西,外界越不了解,唯一性就比较高。如果有机会的话,拜访这些杰出的人,向他们请教一些自己困惑的问题,相信他们的回答会令我们茅塞顿开。
- 多经历一些苦难。
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多经历一些苦难,这些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稻盛和夫先生说过“年轻时候的苦,花钱也得买。”当时稻盛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60高龄,他达到了很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试想一下,一个站在很高的地方去回首年轻时的老者告诉我们的话,怎么都不会毫无意义。经历苦难之后,你会具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更开阔的眼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就是你的眼界和见识,而且你看问题的角度和宽度会发生变化。
7.做好本职工作。
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关心自己身边人,这样我们的能力、心力才会逐步增强。毕竟自己用心做过的事情,才会塑造我们自己。才会从心底里加深对做人,做事的理解。并且将自己的工作做好甚至做到极致,以获得新的更高的平台和环境。
- 勇于尝试新事物,丰富自己的经历。
多去尝试一些新事物,能够增添自己的经历,丰富自己的谈资。一个人如果一直局限在自己原本的生活中,始终不去触碰那些未曾接触过的事物,那么他永远也不会真正懂得别人口中的美好究竟是什么样子。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找到另一种可能。
- 寻找一份视野开阔的工作。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视野开阔的工作,最起码在这份工作中,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事、物能够经常更新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当我们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们不仅会时刻看到这个行业最新的面貌,更能够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得到锻炼。这样,我们的视野才不至于越来越狭窄。
- 利用网络搜集知识。
现如今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然而很多人都会把时间浪费在狂刷短视频和捕捉八卦资讯上,并没有利用好网络来努力提升自己。闲暇的时候,不妨搜集一下各行各业前沿的知识,寻找几门适合自己的课程,了解自己所处领域的最新动态,让网络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 学会观察生活,认真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很多时候,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隐藏着我们从未发现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恰恰能够使我们从庸常的生活中跳脱出来,在思想上不断达到新的境界。思考,是拓展视野的必要条件和核心,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的人之所以产生差距,原因就在于是否思考,最佳的思考方法是将思考机械化并用写作来帮助思考,即写日记,一件事情做完写总结。
- “放空”自己,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保持开放的心态。
把自己“放空”,不被观念所束缚,用多个角度、视角来观察理解事物,不执著于某个想法,做一个“觉悟者”。
只有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们才会拥有不断充实自己的动力。我们只有对这个世界保有孩童般的好奇,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够积极地接纳外界传递给我们的信号,从而不断开拓自己的眼界,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因此,比起读书和旅行,更重要的事情在于提升自己接纳事物的能力。
可以看到,不管是旅行、阅读和经历等都是外在方式,思考是重点,由这种习惯性的思考而让一个人发生质的变化。
因此拓展眼界的方法是学习、实践、思考。
假如你想让自己的目光看到更远的地方,触及更高的地方,你必须学会求同存异。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新事物,而不是第一反应就是抗拒,急着和它们划清界限。
书是看不完的,世界各地也是游不完的,但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完全可以随时间而不断更新替代。
眼界的真正打开,关键在于自己——你是否愿意尝试去了解甚至接纳不同事物,哪怕它和你当前的认知不太一样。